DeFi折叠,寡头控制,探寻价值新锚定

2020年中,DeFi走入风暴眼。

 

这是一个解构了传统规则的游戏,人和代码直接交互。中心化的交易所、投资机构等中间商被甩开。

 

这是一个技术的乌托邦,不需要KYC,完全匿名化,开发者创建规则,愿者上钩。

 

这同时是一个急涨暴跌的淘金矿,挖矿质押的收益率年化过万,治理代币单日翻倍或者腰斩。

 

DeFi被认为是救市白马,在蒙眼狂奔了两个多月之后,市场急跌、Sushiswap分裂……给燥热的投机世界下了场秋雨。

 

狂热褪去,我们突然又发现,这同时是一个折叠的世界——大户和科学家夺走了利润,散户常常沦为接盘侠,贫富差距越拉越大。

 

这就是如今的DeFi世界,人们炒作治理代币,但忽略了治理价值。价值缺乏参考,失去锚定。

 

失重的DeFi世界

 

就如获2016年雨果文学奖的《北京折叠》所表现一样,DeFi世界也在不同维度被折叠起来。

 

在一篇名为《DeFi大作手回忆录》的文章里,一位大户回顾了自己在Sushiswap上赚了500万美金的故事。

 

这个大户的本金 300万美金,经过流动性挖矿和质押,在短短 5 天内,赚了 500万美金。

 

这是大户在DeFi世界赚钱的缩影。在项目初期进入,付出手续费,换取免费治理代币,在二级市场兜售,即“挖-提-卖”。

 

在这两个月时间,以太坊上的手续费高昂不下,一笔手续费一度到达70美金,“没有5万美金的本金就不要参与挖矿了”,一位DeFi矿工告诫。

 

“手续费三四次调用,来回就花了近500美金”,9 月 3 日,一位投资人抱怨,在以太坊上挖矿,根本不是散户玩得了的游戏。

 

大户/巨鲸、科学家、散户,是DeFi世界三种经典角色。大户和科学家占领了DeFi高地,而散户,在暴富效应的影响下,多数选择二级市场接盘。

 

这是一个无限套嵌的游戏,这些代币一旦有了二级市场的支撑,便可作为资产抵押或提供流动性来获得更多的项目代币,如此循环往复。

 

DeFi热潮下,资金迅速进入,DeFi项目的锁仓量在短短三个月就翻了10倍。但我们也看到了,资金迅速流动,带来了贫富的迅速分化。

 

如此看来,去中心化金融并不去中心化,反而是一个拉大贫富差距的游戏。

 

Aave联合创始人Stani Kulechov就表示,目前的DeFi分配模式不公平,主要为巨鲸服务。这相当于富人在吃免费午餐,买单的却是普通人。

 

站在DeFi金字塔顶端的是巨鲸、科学家,还有以太坊矿工们。而底下的在二级市场买入治理代币的人,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。

 

杠杆被一层层传递,DeFi越火爆,分配就越失衡。DeFi世界逐渐失重,倾塌就在转瞬之间。

 

谁会最后为此买单呢?“音乐停止的时候,还在舞台上的人买单。”

 

主流资产和稳定币都被锁仓在流动性池里,市场流动性渐入枯竭,风险被从上而下地转移。是不是想到了熟悉的场景?没错,DeFi世界正在重演2008年次贷危机。

 

2008年的次贷危机由众多因素造成,抵押贷款公司利益驱动下滥放贷款、民众激进加杠杆、华尔街投行疯狂打包交易、评级机构睁眼闭眼……而本质上,是出现了结构泡沫+投资泡沫的系统性紊乱。

 

韦氏评级(Weiss Ratings)近日发推称:我们几乎快要见到DeFi的用例了,以前从未有人认为这是可能的。这令人着迷,但是,请不要忘记,许多使用去中心化金融的创新方式也在成倍增加系统性风险。

 

DeFi的次级危机或许有所不同,DeFi的泡沫主要在二级市场,币的流动性远高于房子的流动性。更何况,DeFi只占到整个加密市场的4%。